从血透工作中感悟得失人生

2016-06-03

    2016年4月18日,某病区患者,男,37岁,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IV级,无尿一天,因发生急性左心衰病情危重,病区予相应对症处理后效果不佳联系我中心予紧急床边CRRT治疗。到病区时可见患者端坐位,呼吸促,面色紫绀,双下肢中度水肿,烦躁不安。治疗前患者生命体征P:133次/min,BP:100/31mmHg,R:46次/min.Spo2:86%。20:30开始CRRT治疗,治疗过程中因患者血液粘稠导致压力高,机器频繁报警,以及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等因素,导致CRRT治疗过程中难以脱水。治疗4小时时加大剂量追加克赛抗凝一次。治疗至01:05分,总脱水约1750ml,患者仍端坐位,机器各监测的压力高持续报警,可见静脉壶有大量血凝块,治疗无法继续,请示值班医生后,在医生床旁监护下,以20ml/min血流速度缓慢回血。回血后患者生命体征P:113次/min,BP:117/29mmHg,R:33次/min.Spo292%。

    以上是近期我们做的一个病案讨论,还有结局没说,01:46分,病人突发意识丧失,心跳呼吸骤停,病区抢救一小时无效宣布死亡。37岁,多么年轻的生命啊,适逢上有老下有小,尽管作为见多了生死的医务人员,也无不扼腕叹息。病案讨论时,教授做出两点重要指示,中心思想概括为:1、凡遇此类病人加大抗凝剂量。2、以后类似情况可以适时选择不回血。

    适时不回血,这是血透工作中的舍,类似的情况并不鲜见,还可能出现在透析器过敏、首次用综合征、破膜及溶血等情况发生时,这样的情况大多只能选择不回血或者部分回血。非学医专业的人大概始终难以理解,200ml的血直接舍弃不回输至患者体内这样的行为,毕竟,200ml血液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小事。作为与生命打交到的职业,很多时候,需要医务工作者在生命面前迅速权衡利弊做出异于一般思考的决定。比如此类情况,在丢失血液和加重心衰的可能性两种风险面前,后者更致命,因此我们选择前者。

    适时不回血,这是生命面前的舍与得,而护理工作本身也是一场工作人员自己的舍与得。

    在医疗纠纷日益严重的今日,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有时候也难免曲解医护人员的存在,毕竟目前的医疗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因而这个行业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有时候可能只是一个不恰当的沟通就会导致我们的医疗行为不被理解,因而现今频发医患纠纷,各种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伤害行为数见不鲜。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心理方面,医务工作者都无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尽管如此,却依然有很多很多没有翅膀的白衣天使坚守岗位,他们不离不弃,他们舍去无数个陪伴孩子左右的夜晚,舍去与家人一同亲近游玩的节假日,舍去与恋人你侬我侬的美好时光,并把这些时间留给工作,呆在病房里,陪在病人旁。正因如此,才有了护理工作中的有时治愈常常安慰总是帮助,才有了无数从死亡边上抢回来的生命,才有了从破碎边缘拯救回来的一个个家庭。护理这份工作,让姑娘都变成了汉子,让少女都有了妈妈心,让我们面对死亡来不及悲伤,抹掉眼泪转身又像没事人一样去战斗。作为护士,舍得一个普通人的享乐与悲伤,才有了病房里忙碌的身影,也才有了一个个不断出院康复的患者,才有了家属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脸。

    医疗工作是需要爱和付出,需要坚持和信仰的一个职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尽管如履薄冰,却有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始终坚守,因为从踏入神圣的医学学府开始,他们的内心就时刻谨记那时的庄严宣誓,并默默奉行一生: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

    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多么崇高而伟大的理想啊!然而伟大的理想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这需要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去鉴行。态度服务于信仰是件幸福的事,有信仰便有牺牲,有舍才有得,言行一致,哪怕只是随遇而安,潺潺流水也终将汇成一方江流。

    努力的意义,不在于一定会让你取得多大成就,而是,让你在平凡的日子里,活的比昨天的那个自己更好一点,从没有自信到自信,从不懂取舍到取舍。

    愿我始终怀揣爱和信仰,一路坚守,做个注重细节懂得取舍的血透姑娘。

(文/人工肾李晓翠)